導言:
9月17日,由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京召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發表致辭。

以下是報道文章節選:
“在全球能源供需復雜嚴峻的形勢下,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1億千瓦。”據章建華介紹,過去十年里,我國風光發電裝機規模增長了12倍左右,裝機總量占全球的38%,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新能源產業鏈全球領先,7家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位列全球前十,光伏產業為全球貢獻了70%以上的產量。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能源結構低碳轉型進展顯著,生態環境友好性明顯增強。2021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量較2012年增長4.8億噸標準煤,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的增長貢獻度超過4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6%,煤炭消費比重降至56%,“十八大”以來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是歷史上結構優化最快的時期。章建華表示,“能源結構的低碳轉型,有力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其中,北方清潔取暖對降低PM2.5濃度、改善空氣質量的貢獻率超過30%。”
“近兩年來,世界范圍內的能源供應緊張警示我們,必須在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能源轉型。”章建華強調,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大力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著力增強新能源消納能力,到2030年風光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為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章建華指出,未來,要持續提升終端用能清潔化水平,深入實施電能替代,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積極推動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體化等綠色用能模式發展,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通過能源消費體系的升級換代,帶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轉型。
低碳交通政策匯總(光伏):
2022年8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動光伏在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領域應用。


2022年1月18日,國務院下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指出,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以及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設施,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政策不但支持,還有補貼!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下發了一則關于開展江蘇省綠色交通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5年,建設完成10個綠色交通示范縣(市、區)區域性項目,40個綠色交通主題性項目。
其中,通過相關部門和專家驗收的項目,給予適當補助,每個主題性、區域性項目獎補原則上不超過300萬元!
原文件如下:





建筑光伏一體化政策匯總:

截止目前,不計算作廢的標準與團標在內,與BIPV相關的標準統計共有26項,含18個國標和8個行標。其中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標準共有17項,含國標10個和行標7個,僅在2019年之后實施的國家標準就有8項,表明了國家對BIPV發展的高度重視。隨著相關國家政策不斷推進,我國BIPV行業已進入高速、大規模發展期。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